产业振兴中国行 | 一“粉”撬百亿,柳州如何擦亮螺蛳粉这张特色名片?

时间:2023-05-15

在柳州,米饭与螺蛳的组合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只是当地人为了满足温饱而食用的日常食品。然而,近年来,柳州市以工业化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螺蛳粉产业,使这一小小的粉条在柳州市迅速崛起。凭借其独特的味道,螺蛳粉从路边摊变成了“网红”食品,并成为了节日礼品和特色伴手礼的热门选择。通过不断地发展螺蛳粉产业链,柳州市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684121377169295.jpg

▲2021年4月26日下午,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图/新华社 摄影记者:鞠鹏、殷博古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

时隔两年,柳州螺蛳粉在总书记考察调研后,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2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00.71亿元,同比增长19.75%。其中,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9.6%。在某头部电商今年1月的“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销售数据中,柳州螺蛳粉排在农特产销售额榜单第一位。“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已跻身中国地理标志100强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

线上线下,国内国外,持续走红的螺蛳粉背后,究竟蕴含着哪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配方”?

一“粉”链“三产”,特色产业发挥突出效益

目前,螺蛳粉作为集聚柳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已经实现了从原材料种植养殖,到产品加工、预售包装、仓储、物流、销售,再到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文旅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成熟产业生态体系。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工业、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扩大了就业渠道,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美食选择和消费体验,可谓“一业兴百业旺”。

一是“旅游”带动“产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近几年,柳州市坚持把发展“螺蛳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深挖文化内涵,推进螺蛳粉产业与旅游业深度结合。当地利用螺蛳粉特色产业开发了一系列以螺蛳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螺蛳粉美食之旅、螺蛳粉文化体验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今年春节期间,柳州市共接待游客373.38万人次,同比增长58.9%;实现旅游消费23.57亿元,同比增长65.7%。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柳州吃螺蛳粉,更多的螺蛳粉销往了全国各地。

1684121709593900.jpg

▲2021年柳州市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发布暨柳州螺蛳粉文化体验游首发仪式在柳州举行。

二是“美食”带动“文化”,刺激文旅消费复苏。柳州因为一碗螺蛳粉火出圈,但柳州的魅力不仅是一碗螺蛳粉。众多游客由打卡“味道”到发现“文化”,来到柳州后又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柳州魅力”吸引。雀儿山、柳侯祠、柳空文创园、东门城楼和文庙等文化景点人头攒动。游客慕名前来欣赏百里柳江美景,极大地刺激了柳州市文旅消费复苏。调查显示,67.7%的受访者表示是螺蛳粉文化,60%的受访者表示是自然环境优美,41.6%的受访者表示是历史文化深厚。在游玩时间上,其中受访者中有57.7%游玩2-3天,13.7%游玩4-5天,6.9%游玩5天以上。

三是以“产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小米粉”与乡村振兴等“大民生”紧密相连,柳州发展走出了独特产业发展模式。从一把米到一颗螺,再到竹笋、豆角、木耳等多种配菜,许多螺蛳粉原材料产自当地。近年来,柳城县积极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各乡镇大力发展竹笋、木耳、螺蛳等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和加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柳州建成螺蛳粉原材料基地55.2万亩,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12家。柳州螺蛳粉产业带动本地30多万人就业,其中农村人口20多万人,脱贫户达5500多户2.8万余人。

发展特色产业,柳州闯出新路子

特色产业在一些地方是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质和优势,对于当地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特殊的政策举措去保驾护航。近年来,立足新发展阶段,柳州先后在发展模式、工作方式、产业标准、政策保障等领域创新发力,不断发展壮大柳州螺蛳粉产业,已将螺蛳粉产业打造成为柳州最具潜力、最有前景、最聚人气的特色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一是深化工作机制,党建引领促进产业振兴。为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党建联盟,以“党建链”穿起“产业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以党建引领为柳州螺蛳粉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联盟依托柳州螺蛳粉“一站式”服务平台,聚焦企业所需、立足部门职能,组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从产业技术攻坚克难入手,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忧。同时,通过发挥“内联外通”的协调联动优势,深化“企业点单、部门服务”工作机制,及时收集汇总企业需求、资源、政策、项目“四张清单”,推动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形成了全产业链一体化联动工作格局,共同打造出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产业互通,推动了产业振兴。

二是严格生产标准,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严格落实一系列标准,正是柳州螺蛳粉崛起背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注脚。多年来,柳州市陆续发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方案》《柳州螺蛳粉文化旅游服务规范》等一系列螺蛳粉生产的标准和发展规划,涉及螺蛳粉原材料种养、生产加工、经营流通、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服务等领域。为了保障柳州螺蛳粉质量安全,柳州专门成立螺蛳粉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逐步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覆盖全产业链6个子体系564项标准,相关产业领域标准建设不断加快。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柳州还通过申请“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立螺蛳粉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螺蛳粉原材料基地等,护航柳州螺蛳粉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1684121739410114.jpg

▲柳州螺蛳粉生产车间工厂 图/网络

三是善用工业思维,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改变原有的产销模式,保障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大规模发展,柳州提出用工业化理念打造袋装速食螺蛳粉产业,放水养鱼、鼓励发展,实现特色小吃规模化生产。立足工业化思维,柳州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提高准入门槛,一些小作坊被淘汰,而不停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渐渐崭露头角。从实体店到小作坊,再到规模发展,进入“袋装速食”时代的柳州螺蛳粉搭上了互联网电商的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目前,柳州已打造了两个螺蛳粉重点园区,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由“小作坊”向现代化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以螺蛳粉为核心,柳州逐步建立起了“生产+加工+科技”现代化产业集群。

四是出台法治条例,护航产业健康发展。2022年,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在解决螺蛳粉产业无序竞争、品牌侵权等问题上实现有法可依,有力促进了螺蛳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条例首先明确规定柳州市政府应当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将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助推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规定市、县(区)政府通过在财政金融、产业用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和集群发展等方面多举措对柳州螺蛳粉产业进行扶持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柳州螺蛳粉产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体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健康养生等融合发展,并明确政府应当根据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具体扶持政策。

五是创新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柳州市大力扶持当地农户发展螺蛳养殖,鼓励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投入到稻田养螺中,并邀请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指导。通过这种“公司+农户”模式,不仅实现了标准化稻螺种养,农民也学习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力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增收。柳州螺蛳粉企业与合作社开启了一对一合作,合作社产出的螺蛳粉原材料完全不愁销路,农户对产业充满信心。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种植豆角、辣椒等螺蛳粉原材料。随着这碗小米粉成长的还有供应链上更多的产业。被誉为螺蛳粉美味“密码”的酸笋、酸豆角等,也从碗中的配料变身乡村振兴的“主角”。目前柳州全市已建成螺蛳粉原材料基地65万亩,认定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22家,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螺蛳粉原材料供应链中。

做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4月11日,总书记在广东茂名视察调研时又再次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需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促进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特色产业的价值和贡献,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规划和实施,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特色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1684121765137225.jpg

▲大同黄花菜种植基地  图/网络

第一,因地制宜,找出地域产业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关键要因地制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各地因为历史沿革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小吃,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地方特色产业。

近年来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各地纷纷挖掘本地的名小吃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带动了人民群众的发展致富。

那么如何突出地域优势,找出地方特色产业?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市场需求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其次,做好分析比较,与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当地的特色和优势。然后,因地制宜,推出一县一品,甚至一乡一品、一村一品。

从小木耳到小黄花,从沙县小吃到柳州螺蛳粉,事实上只要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支点,找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始终保持特色优势,把特色做特,优势做优,实现错位发展,就一定能够做到“以小博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小木耳、小黄花、小米粉等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特色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大产业,能够成为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并非只是靠特色产业的自身力量,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要积极做好规划引导,要从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做好顶层规划,做好长远规划。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针对特色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创新产品品种,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府要出台更加优惠更加接地气的政策,引导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尤其是要从“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和“三农”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

其次,要加强产业链规划,对特色产业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个环节的分工和协作,突出特色和全产业链开发,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引导企业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提高产业效益。

1684121792838600.jpg

▲ 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角 图/网络

第三,创新思维,推动产业链条升级。

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升级是相辅相成的。特色产业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而产业链升级则是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开拓等手段,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升级。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是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树立品牌形象和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和配套。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实现“换挡提速”。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产业振兴中国行”正在启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当前,世界变乱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加速变革。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背景之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各地党委政府发展的压力也在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新春伊始,振兴国际智库受有关部门委托,联合相关力量推出“产业振兴中国行”年度专题调研行动,深入各地开展产业调研,用好智库“趋势的发现力、难题的破解力、改进的引领力”,擦亮产业名片,打造产业明星,成就产业高地,为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1681371396961524.jpg

振兴国际智库联合各方组建专家调研组,形成“中央媒体+权威专家+产业资本+头部企业”多元力量,目前已形成100+智库专家指导、30+产业生态组织全力参与的行动格局,已在北京、上海、湖南、安徽、黑龙江等多地启动首批调研行动,聚焦产业发展,赋能地方政府,为各地产业发展发展诊断和建议,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精准对接产业资源,实现产业、人才、宣传、营销、招商等多重赋能。

“产业振兴中国行”专题调研行动每到一个城市,将用3天时间聚焦1个城市,通过“凝眸·产业洞察”、“凝思·产业巡访”、“凝变·产业重构”三大环节,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全新视野、全新力量、全新资源。欢迎预约“产业振兴中国行”下一站!


我们诚挚欢迎各地政府、产业园区、企业一起加入“产业振兴中国行”行动,深度交流与研讨,助力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共论增长之道、共谋发展之计、共商振兴之策:

一是充分挖掘本地潜在的发展动力和优势,找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二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成熟模式和经验。

三是不断总结产业发展经验,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四是积极宣传和推广产业的优势和亮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个产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各地预约咨询:13910853319(苏老师)

行动微信公众号:振兴国际智库

1681701461368628.jpg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