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发表题为《新增为零绝不代表结束,疫后我们不得不做的八件事》文章。文中,针对疫情下的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到防疫管控措施等多个方面,毛大庆提出了八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做好应对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准备;
第二,发挥央国企优势,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定向帮扶挽救有代表性的优秀民营企业;
第三,疫情期间及经济恢复期,放宽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标准及流程;
第四,疫情防控,加速搭建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
第五,尽快提升社区居民信息数据统计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六,加大对疫后物流运输环节的卫生防疫力度;
第七,处理在疫中管理过度及管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的问题;
第八,着手准备在疫情结束后对疫区群众的心理辅导工作。
以下为《新增为零绝不代表结束,疫后我们不得不做的八件事》原文:
2020年1月以来,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由湖北向全国扩。由于疫情较高的传染性,导致全国大量企业单位的复工时间延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处于下行压力中的中国经济增长再遭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动力足、潜力大,疫情造成的经济短期波动会逐渐减弱,经济会回归发展大势。
截止2020年2月23日,全国20多个省市新增确诊已经为零。虽然拐点尚未宣布到来,但是正常社会秩序、生产能力的恢复及相关灾后修复问题已经被社会广泛讨论。疫情期间,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到防疫管控措施等多个方面,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当疫情最终结束后,我们应当迅速投入到系统研究推演并落实的工作中,敬畏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将次生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有一种美叫坚守》,苏佑辉
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进一步做好应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准备
在中国经济2019年中旬开始的下行压力下,很多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原本就很吃紧,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令其雪上加霜。目前,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均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部分有效缓解了企业的压力。
但是,政策仅能在短期内缓解压力,却很难对于企业在疫情后期及结束后的较长时间内发挥更大效用。今年二、三季度内,全国大量企业或将出现账面现金大幅减少、应收账款和应付帐款大幅增加的紧迫情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拖欠货款、信贷和金融产品兑付困难的事件可能成为常态。
基于以上局面,迫切需要中央政府采取类似当年解决企业三角债的做法,要求财税、金融、劳动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尽快制定政策。在必要情况下,由国家兜底,避免将大部分风险转嫁给银行,同时坚决适当放宽对银行的指标考核,减轻相关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后顾之忧。
要认清,疫情结束不代表企业经营可以即刻恢复,更不代表前面的损失可以追回。同时,小微民营不稳定,面临失业的人口和2020年的新增875万毕业生怎样吸纳,都需要提前考虑。
发挥央国企优势,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定向,帮扶挽救有代表性的优秀民营企业
疫情导致中国大量服务业相关企业处于停业、歇业状态,大量生产制造业相关企业的工厂停工。
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多年超过60%,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的比重已超八成。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中国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保证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就是在保证中国经济及各产业的发展、就业率的稳定。
与民营企业相比,央国企的资金优势、规模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明显,同时,央国企在一些创新领域尚存在短板,国有资本流动难、市场竞争力不足。
我建议,央国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口其相关产业链的民营企业进行定点帮扶,采用可转债、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在资金层面、成本库存吸纳层面、人员安置层面,对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及拟上市民营企业给予全面支持。一方面纾困和解围民营企业,一方面,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和市场化发展。
疫情期间及经济恢复期,放宽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标准及流程,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为了优化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建立服务高效、公平竞争、监督有力的市场秩序,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企业一旦有违法失信行为,除了有必要的行政处罚外,还将限制参与招投标、获取政府补贴等。以浙江省为例,全省被各级部门列入严重失信黑名单企业已超6万家,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在当前的情况下,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在疫情期间及疫情结束之后的经济恢复期,建议各级政府在对失信企业实施信用惩戒的同时,也应放宽信用修复的标准及流程。
首先,政府应明确失信行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惩戒和分类修复。如果民营企业的违法行为较轻,则应在一定期限内、满足一定条件下,及时给予信用修复。
其次,政府应明确信用修复流程和标准,尤其是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政策出台时应考虑民营企业脆弱的生产经营状态,放宽信用修复标准及修复流程,取消相关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不是疫情结束后一两个月,而是一年内均应执行,以彻底缓解和修复受损严重的行业和企业。
疫情防控,加速搭建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
疫情期间,互联网成为维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娱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网络游戏、电商采买等品类平台充分发挥了作用。在线上需求激增期间,我们也看到,部分地区暴露出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网络带宽不足,社区网格化精细度不足,公共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建议在疫情结束后,各地政府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及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结合城市5G网络建设工程,全面搭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
尽快提升社区居民信息数据统计工作的技术水平
目前,疫情在各地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时我们发现,及时有效地对出现疫情的居民社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于疫情整体防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绝大部分社区及办公楼宇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人工填表的低效阶段,且不卫生、不精准、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突显。
我建议在疫情防控结束之后,藉此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首先,应尽快启动居民信息大数据分析工作,在各地街道原有数据的基础上,以居民小区为单位,详细统计居民的人脸、指纹数据,做好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与分析工作。在突发事件来临急需社区封闭式管理时,可以无缝启动。
加大对疫后物流运输,环节的卫生防疫力度
在疫情期间,物流运输企业成为了维系国民正常生产经营及群众生活的重要力量。在疫情结束后,建议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对物流运输企业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政策及荣誉激励,提高行业整体积极性。
同时,考虑到物流人员流动性较强、物流仓库封闭性较强、运输工具人员密度较大等不利于疫后防控的特点,强烈建议相关部门在疫后持续加强对物流运输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筛查,对所有封闭空间提升消毒措施,如对高铁车厢、飞机机舱、地铁车厢等空间形成有计划的消毒工作体系,对物流仓库加装有效的消毒设施,以防病毒反扑。
处理在疫中管理过度及管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的问题
在疫情期间,各居民社区的封闭式管理可以迅速到位,与数百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日夜坚守密不可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存在着一些管理过度、管理不当的问题。
在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少数基层干部违法挖断公路,封锁交通物流,严重影响了全国交通运输秩序;还有一些社区管理人员在防控工作中未经居民同意,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擅自封锁居民住宅大门、擅自更换居民住宅外的门锁,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疫情期间,还存在任意截留邮寄防疫物资、阻挠企业正常复工的恶性事件,对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破坏性极大。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在疫情防控全面结束后,各地政府在充分听取民意及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对于因管理过度及管理不当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进行多种形式的补偿,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着手准备在疫情结束后,对疫区群众的心理辅导工作
截至2月14日,湖北省共确认病例近5万例,按照这一发展趋势,至疫情完全结束时,该省确认病例数量将非常可观。湖北全省人口近6千万,目前省内各市均施行封城军事化管理,为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负担。
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连接着一个甚至几个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涉及人口多至数十人。以此计算,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湖北省居民比重极大,除了在生活资源、经济来源、医疗资源方面对当地居民进行支援外,在疫情后期及疫情完全结束后,对疫区群众的心理辅导工作势在必行。
如果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全省的群众陷入到悲观失望抑郁的集体情绪中,对于生产经营的恢复效率也将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心理学上,对确诊的患者,会经历几个阶段的情绪波动,包括确诊后的抵触情绪、治疗时的愤怒沮丧情绪,以及诊疗结束后的抑郁情绪。对于生理上获得康复的患者而言,在第三阶段更需要心理辅导的介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心理学上,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明确的治疗方案。研究显示,SARS患者在一年后的PTSD症状高达64%,而受感染的医护人员症状比例更高。因此,我建议由中央牵头,全国各省级专业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倡导,制定缜密的支援计划和对口定点辅导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可分两大类:对于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及疫区群众,可采用一对一的个案咨询心理辅导,由专业心理辅导团介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