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高度,2月27日下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座谈会,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心声。
2月27日下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于中关村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座谈会,共有12家代表性企业参会。作为专注于“新质生产力政策经济学”研究的振兴国际智库,结合多年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入关注,我们发现:这场座谈会如同一面多棱镜,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硬科技+强政策+全生态”的三大核心优势。
企业风采尽显:12家代表企业核心亮点大揭秘
基础层:算力与芯片的自主可控之路
无问芯穹:作为国产AI芯片设计的佼佼者,其低功耗边缘计算芯片与国产深度学习框架完美适配,为国产芯片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硅基流动:凭借半导体材料AI仿真平台,将芯片研发周期大幅缩短30%,为芯片行业的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持。
阿里云:提供弹性智能算力服务,支撑京津冀算力协同网络,单集群算力达到万P级,为区域算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层:大模型与算法的前沿探索之旅
面壁智能:作为多模态大模型“CPM”的研发商,支持文本、图像的跨模态生成,参数规模超千亿,展现了其在大模型领域的深厚底蕴。
百川智能:开源大模型社区的领军者,其Baichuan2-192K模型支持全球最长的上下文窗口,为开源社区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瑞莱智慧:AI安全治理平台的先行者,能检测大模型的合规风险,已服务金融、政务领域超百家客户,为AI安全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应用层:垂直场景的深度融合实践
深势科技:AIGC领域的创新先锋,其开源模型日均调用量超百万次,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行业,推动了AIGC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好未来在线教育:教育大模型“MathGPT”的开创者,日均处理千万级题目,解题准确率高达98%,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清程极智:工业智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汽车制造企业降低成本20%,入选工信部示范案例,展现了工业智能的广阔应用前景。
产业实力凸显:北京人工智能产业数据亮眼与全链条布局
规模与质量并驾齐驱,引领行业发展
企业阵容强大:北京拥有超过2400家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总量的四成,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备案大模型数量高达105个,位居全国之首,形成了由百度、阿里云、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引领的强劲梯队。
算力基础雄厚:公共智能算力达到2.2万P,建成了国内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环京算力带覆盖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能够支撑超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需求。
技术积累深厚:从寒武纪芯片、百度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市场占有率36%)到医疗影像AI、教育大模型等垂直领域应用,北京已覆盖了“芯片-框架-模型-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创新生态三大支柱,助力产业发展
数据流通顺畅:数据先行区实现“数据可用不可拥”,开放了300余个安全合规的数据集,推动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了40%。
场景开放广泛:教育、医疗等20余个重点领域实施了“揭榜挂帅”机制,累计发布了超百个应用场景,吸引了超过70%的企业积极参与。
人才汇聚高地:北京集聚了全国60%的AI顶尖学者,清华、北大等高校每年输送超过万名专业人才,海淀区对战略科学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驱动引领:“北京模式”展现机制创新与未来展望
政策工具箱齐全,提供全方位系统支持
资金扶持力度大:市级层面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门头沟区发布5000万元的“AI+政务”专项基金,海淀区算力租赁补贴最高可达50%,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场景试验丰富多样:医疗领域开放AI辅助诊断试点,教育领域推动大模型进课堂,交通领域支持L4级自动驾驶路测,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数据破冰取得突破:数据先行区建立“负面清单+沙盒监管”机制,企业数据调用审批效率提升80%,为数据的流通与利用扫清了障碍。
2024-2025行动计划明确,三大突破点助力产业发展
技术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具身智能“大脑-小脑-本体”的协同技术,2025年前建成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训练数据集,为具身智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海淀-亦庄”双核驱动的发展格局,海淀聚焦大模型与芯片,亦庄主攻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全球竞争布局:通过中关村论坛等平台吸引国际顶尖团队,2025年前孵化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提升北京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战略蓝图宏伟:从北京AI的“野心”看未来发展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揭示了未来这座城市极其深远的战略规划:
掌握技术话语权:通过大模型开源社区(如百川、面壁智能)与国产芯片(如无问芯穹)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打破海外垄断,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主导全球标准制定:依托瑞莱智慧等企业推动AI安全治理标准的国际输出,抢占伦理规则的制定权,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打造经济新引擎:到2027年,推动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新赛道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再造一个“数字北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北京在大模型领域的激烈竞争,到具身智能新赛道的开拓;从算力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到数据要素利用的突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北京正以“全链条突围”的雄姿,全速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