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振兴国际智库联合相关机构举办的“蝶变2025”新年经济论坛上,青年经济学家、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发表题为《2024年中国经济的主线和驱动力》的演讲,为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勾勒出清晰脉络。
罗院长指出,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形势。一方面,中央通过“6+4+2”化债方案,在5年内投入10万亿化解12万亿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得以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特朗普即将于1月20日入住白宫,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需压力增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房地产市场自2020年下半年起进入调整转型期已达4年,虽一线城市房价已连续2个月环比为正,但全国房价回稳尚需时日,房地产投资也未完全企稳。
在此背景下,2025年中国经济主线呈现“2+1”格局,“2”即房地产与外部贸易摩擦,“1”是地方政府债务长效机制构建问题。回顾2008年以来经济发展历程,各阶段均有主线贯穿,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反危机举措、2012年的三期叠加、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2025年的经济主线延续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挑战。
从经济驱动力量来看,罗院长强调,需求端表现突出。在消费方面,中央稳定股市和楼市的举措有望扭转居民财富负向效应,增强消费意愿,同时“两新”“两重”政策中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措施的推进,将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预计2025年消费增速有望超越2024年。
在基建投资方面,罗院长表示,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资金和精力得以释放,将从2024年中央财政单边发力转变为202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协同发力,推动基建投资增长。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罗院长认为,尽管市场整体仍在调整,但房价企稳有望带动销售和投资,预计2025年房地产投资降幅将有所收窄。然而,外需受贸易摩擦影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拖累因素,尤其是若美国加征关税,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罗院长最后总结,2025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以“2+1”为主线,依靠消费、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等驱动力,在宏观政策支持下努力实现稳定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与机遇,各界需密切关注经济走势,积极应对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后,与会者高度评价此次论坛活动,尤其是通过罗志恒院长的精彩分享,大家对中国经济在未来尤其是2025年的发展形势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