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8日举办的“蝶变2025”新年经济论坛上,科技部办公厅原巡视员、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首席专家胥和平发表题为《经济蝶变的关键在产业创新》的重要演讲,为我国经济在关键变革期的前行路径提供了深刻见解。
胥和平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大转折的 “蝶变” 阶段,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在此背景下,产业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命题。自2024年下半年起,产业创新作为重大战略命题已成为共识,这是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从十八大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如今已明确提出“创新需落地于产业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理念的厘清对经济实践至关重要。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胥和平指出,虽然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备受关注,但新质生产力并非遥不可及。新质生产力涵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与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大板块,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
然而,目前存在部分地区对新质生产力理解偏差的现象,要么过度追求高端前沿而脱离实际,要么认为自身无法参与。实际上,各地都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农业地区也能在自身产业基础上探寻新路径,避免盲目跟风与泡沫化发展。
胥和平强调,创新概念的理解与实践也是关键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的理解多局限于科技创新尤其是研发活动,但国际上创新的本义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组织管理创新等,其核心是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我国在创新实践中应回归这一本质,重视产业创新所包含的多元内容,如技术、产品、流程、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创新,并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资金链的 “四链融合”。从宏观的经济结构调整到微观的企业技术改进,产业创新贯穿经济发展各层面,且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机制与重点,需全面深入推进。
胥和平在谈到产业发展的逻辑变革方面指出,如今产业创新面临新挑战与机遇,过去单纯依赖技术、产品等线性发展模式已不适用,需打通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壁垒,实现创新要素的创新型配置。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不应被简单对待,其涉及从转移到产业化、市场化及资本化的复杂链条,需进行全方位地完善。
最后,胥和平总结指出,产业创新是经济的蝶变进程中的关键驱动力,未来我国应着力于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通过全方位的产业创新激活经济增长动能,各地各行业需深刻领会产业创新内涵,精准施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变革浪潮中找准定位、稳健前行,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与新跨越。
本次“蝶变 2025” 新年经济论坛的圆满举行,吸引了众多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的踊跃参与,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通过专家的精彩解读,使大家对我国的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使大家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更有信心。尤其是胥主任的演讲,更是为大家深刻地揭示了产业发展的规律及趋势。与会者纷纷表示,希望我们能够每年都举办这样的盛会。我们振兴国际智库,希望将“新年经济论坛”活动打造为一个品牌,智库将与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紧密携手、深度合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