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海淀区委统战部、振兴国际智库组成的“中关村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一行走进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并召开园区调研座谈会,深入探讨中关村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因规律,提炼政企合作共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与经验。
调研中课题组了解到,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区于2010年正式开园,成为我国第一个以“中关村”冠名的乡镇科技园。十多年的发展中,这里成为海淀高品质科技园区建设的惊鸿一瞥。如今,园区已入驻超过340家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包括4家上市企业和3家独角兽企业。园区内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公园式”办公,“养娃式”孵化。 种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海淀区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聚集效应,提升重点园区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持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园区经济”正在海淀处处开花结果。 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王选革主持座谈会。 保福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明德表示,园区作用不可替代,既是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也是激荡海淀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当前海淀园区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充分依托人才、资源优势,为园区注入科技元素。 百思特集团董事长冯耀民表示,中关村民营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他们不仅创造经济繁荣,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关村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树立正确指导思想,园区完善服务体系,政府优化政务服务,各方合力助力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博展股份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代庆表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以产业为本,为企业提供“两低一高”服务,即通过集聚资本、政策、技术、人才等要素降低企业创业成本,通过整合住房、商业、医疗、交通等资源降低员工生活成本,助推企业高速成 园区企业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园区给予企业的大力支持,如同“带孩子”一般,让初创企业在安全感中快速成长。 海淀区东升镇党委副书记姜大宽表示,东升镇较早开始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整合全镇资源发挥所长,目前已形成10余个园区,产业空间全部释放后达342万平方米,将持续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石峰表示,区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扩大工作覆盖面,团结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家为海淀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海淀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珍表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在海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统战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大为企服务力度,着力推动“两个健康”,为海淀实现“一个目标”“五个示范”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表示,系统总结中关村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因规律是海淀区的一件大事。园区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扶持、笃行不怠正是中关村精神的缩影,也是海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