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中国行 | 如何借助特色产业,打造百强县、千亿县?

时间:2023-05-0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经济成为高频词语。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一词出现了13次,强调“支持大中城市在周边县域布局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1683513971435025.jpg

▲江苏昆山 图/网络

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多个地也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底部基础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意见、政策措施等,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融合化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百强县、千亿县涌现出来,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和引擎。

那么,这些百强县、千亿县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他们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特色产业助推百强县、千亿县高质量发展


百强县、千亿县,这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名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全国有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四成。其中,有不少县城已加入“千亿俱乐部”。《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22年,全国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从2022年百强县区域分布看,中东部地区65个,中部地区有22个,西部地区有10个,东北地区有3个。江苏省、浙江省及山东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5个、18个和13个。长三角地区几乎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其中,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包揽前四。

1683514040278393.jpg

从发展规模看,“千亿县”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2022年全国共有52个县经济规模超过千亿元,与上一年比,增加了9个,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其中,江苏21个,浙江9个,二省共占全国的57%多,昆山、江阴、张家港“苏南三小龙”继续领跑。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百强县还是“千亿县”排名,昆山均占据榜首,作为“中国最强县城”,昆山到底有多强?

振兴国际智库观察发现,截至2022年,昆山已连续18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也是全国首个GDP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这一成绩已经要比部分省会城市出色,甚至要与少数省级行政区比分秋色。

昆山如何做到连续18年蝉联榜首?实力为何这么强?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特色产业和产业链是昆山主要优势。

640.png

在昆山,最大的产业集群是工业产值达到千亿级的IT产业。2010年前后,昆山笔记本电脑生产达到鼎盛期,可以说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是昆山生产的。昆山已形成了从基础材料、覆铜基板、印刷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子显示器到整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完整产业链。

如今的昆山集聚了一批电子信息高端企业,发展成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之一。此外,昆山还拥有12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分别涉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

30年来,全球超7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0个外资项目集聚昆山,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投资设立项目,近2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落户发展。

昆山之后,江苏江阴连续多年稳居“千亿县”榜单次席,2022年GDP高达4754.18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江苏张家港和福建晋江,其中晋江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晋江有“中国鞋都”之称,当地拥有安踏、361°、特步等知名品牌。江苏常熟、浙江慈溪、江苏宜兴、陕西神木以及湖南长沙县则处于“2000亿元梯队”。其中,神木是西部地区第一个GDP超过2000亿元的县域。

640 (2).jpg

▲福建晋江 图/网络

除了“千亿县”,中国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县,用特色产业承包了全国人民的生活需求。例如广东徐闻,全国每3颗菠萝中就有1颗产于此;河北清河,羊绒产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的河北白沟,一年生产8亿只箱包;全国每生产三条毛巾,就有一条产自河北高阳……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中国县域经济的缩影。

在中国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我们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美好生活,也能看到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

百强县、千亿县产业发展模式是什么?

总体来看,百强县、千亿县产业发展模式是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驱动型。这些县域主要以培育龙头“链主”产业为依托,推动工业产业链持续向高端攀升。以外向经济为主的商贸驱动型,如昆山、晋江市、义乌市、荣成市等。以本土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驱动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陕西神木、内蒙古准格尔旗,白酒产业驰名中外的贵州仁怀等。另外,还有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驱动型,如东部的启东市、温岭市,中部的肥西县、长沙县等,均是以培育龙头“链主”产业为依托,推动工业产业链持续向高端攀升。

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县、千亿县产业发展模式受政策、地域文化、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差异,又可分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

1683514980277052.jpg

▲昆山张浦德国工业园。图片/昆山张浦镇政府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主导模式。长三角城市产业发展模式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江、沿海为轴线,依托上海的优势,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核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在这个产业发展格局中,以上海为核心,依托江苏、浙江两省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条,共同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上海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江苏和浙江两省则发挥着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的作用。这种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在于它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避免单一发展所带来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同时,产业的扩散也有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创新驱动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创新驱动模式,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依托其资源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还积极推动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方式,促进了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群的产业竞争力。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协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产业转移和升级为主的梯度转移模式,通过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具体来说,珠三角城市群将其产业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形成了以珠三角为核心,以沿海经济带为主轴的产业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珠三角城市群依托其市场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来自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其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升级。同时,其他地区也积极向珠三角城市群转移其产业,形成了一个以珠三角为核心,以沿海经济带为主轴的产业发展格局。这种产业协作主导模式的成功,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优势,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优化和协同发展。

1683515018228899.jpg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园区 图/网络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北京为核心,依托京津冀三地的科技资源和市场优势,突出协同创新效应和产业链协作,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三地先后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加快建设北京“三城一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雄安新区等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在产业链上相互对接、在创新链上相互支持、在资金链上相互融合,经过创新纽带形成新的更强大的集群。同时,京津冀地区还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模式的创新,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方面突破,努力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这些创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如何打造百强县、千亿县?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国家多次发布文件,部署推进县域经济发展。202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千亿县”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虽然各有特点,但也有共性和经验,值得其他县城借鉴。总结来看,有三个关键点:特色、集群、善治。

第一,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一个县要做全能选手,很难,但找准特色和赛道,夺取“单项冠军”却大有可为。

在52个“千亿县”当中,部分县拥有“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陕西神木、内蒙古准格尔旗,白酒产业驰名中外的贵州仁怀等。要强化资源优势,打出资源特色牌,为县域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1683515060483811.png

▲位于晋江陈埭镇的安踏集团一体化物流产业园 图/网络

沿海地区的县城可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县域经济腾飞。其中,江苏昆山和福建晋江是外资外贸推动型的典型代表。

对于众多山区县城而言,最大的特色优势就是绿色优势、生态优势,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做优县域绿色经济、文旅经济。

第二,仅抓住特色还不够,还要坚持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方面,浙江海宁、福建晋江等不少县已经形成“一县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县城有意识地推动地方性、区域性中心市场形成。

还有很多县城在引进新项目时充分考虑自身的产业基础,新增项目与原有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例如山东龙口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胶州海尔中央空调等都是产业链延伸的体现。

第三,强县还要善治,善治才能富民。

“千亿县”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

例如义乌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方面创新探索实践;张家港市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治理理念深入农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基层服务便捷化水平持续提升。

此外,县城还要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等在内的优质服务配套。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要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江苏昆山、江阴建有三甲医院、大学,目前已形成江苏特有的“县办大学群”现象。

1683515106883724.jpg

▲江苏江阴 图/网络

培养人才也要留住人才。浙江余杭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

不可忽视的是,如今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待解难题,例如发展不平衡,地区、省域甚至是市域内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部分县域发展资源消耗较大,资金、技术等要素不足等等。

县域经济发展,未来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信县城里点点的灯光,不仅会点亮一个个活跃起来的城市和乡村,也会点亮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县城走进“千亿俱乐部”。

写在最后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县域产业发展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首先,深入调研。对当地的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情况,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点。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格局。第三,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第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