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果突出,正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巩固自身发展优势,持续释放创新活力。近几年,振兴国际智库通过研究发现,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加速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其中安徽就是主要代表城市之一。
▲2月3日,工人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二期工厂总装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汽车制造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而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体系的全面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动能的重要支点,对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振兴国际智库观察到,作为中国新兴产业集聚地之一,近年来,安徽大手笔“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高速迈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随着市场的爆发而迎来收获,在全国汽车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汽车产量174.7万辆,同比增长17.4%;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居全国第7位,同同比增长144.5%,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超1.5万辆,同比增长6倍,势头强劲。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增速跑赢行业整体水平,实现了质效双提升。
安徽为何异军突起?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实力强不强,关键要看能否让传统产业振兴起来,让新兴产业强大起来,让产业集群壮大起来。近年来,安徽抢抓发展机遇,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努力打造创新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链条布局完整,基础设施保障有力,集聚态势愈发明显。安徽也凭借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实现了从“农业大省”迈向“制造强省”的华丽蜕变,与江苏、浙江、广东沿海先进制造业省份相比,可以说是后发制人,异军突起。
一是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安徽通过“资本换产业”的方式重点撬动龙头企业,同时在龙头企业的应用牵引、带动、产业链各环节联动的创新模式下,迅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目前安徽已集聚江淮、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等10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断显现,建立了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紧密结合的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了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宣城、安庆、马鞍山、阜阳、淮南、六安等市多点联动,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从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到零部件供应,众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选择布局安徽。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零”到“链”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十余年发展,安徽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及研发企业,以及电池、电驱、电控等“三电”系统主要零部件企业增长迅速,产业链周边企业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产业链企业囊括了新能源汽车上小到刹车片、滤芯、逆变器,大到增程式发动机、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系统等零部件。随着整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布局不断完善,省内企业或将步入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阶段。
三是产值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加速集聚,其带动作用也在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从省内头部企业来看,奇瑞集团去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总销量23.28万辆,同比增长112.9%;今年2月27日,国轩高科与中国科大在合肥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创新电池联合实验室;3月1日,蔚来发布2022年财报,去年总营收492.7亿元,共交付整车12万多辆。从省内头部城市来看,仅合肥、芜湖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基地已集聚规上企业222家,实现产值1516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10.4%。全省汽车产业对外辐射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对未来产业发展形成强劲支撑。
四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随着产业集群的迅速成长,龙头企业的迁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江淮、长江EV、蔚来、安凯客车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技术研发上,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逐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含量。在产品创新上,企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出了不少新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一定声誉。在市场开拓上,当地车企积极参与政府采购项目,开拓海没外市场,并与各地的公共交通、物流、出租车等行业展开紧密合作,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安徽做对了什么?
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坚实的产业支撑,就不可能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我们研究发现,为了提升产业发展实力,安徽不可谓不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尤其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件事上,安徽不仅有内在的精神魄力,而且在行动上更是有一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法。其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实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安徽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产业发展体系,真正做到前瞻谋划、精准施策,有效推动产业快速集聚。一方面,加大产业发展实施规划。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顶层设计的加持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空间。利用政策规划配套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地区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有的放矢进行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充分遵循产业培育规律。坚持“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构建了“合肥-芜湖”双龙头引领、多节点支撑的产业链矩阵,并以“芯屏汽合”关联产业的多领域互动推动补链固链强链,扩大了产业集聚吸引力。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安徽省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从供给端保障了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推行了相关的财政、税收、贷款等政策,集中扶持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技术、环境多维度支持力量,通过龙头企业产能增加提振地区相关产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发展,打造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大产业基金、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基金+资金”的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支持合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骨干企业发展。产业基金协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机制。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安徽现已形成以国家、省重点创新研发中心、实验室为平台支撑,头部领先的上下游核心企业配套,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体系。完成了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全产业链布局,合肥更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形成。为抢占技术高地,安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开启了双线作战模式。一条战线是“三电”即电池、电机、电控的技术路径,完善电动汽车的基本驾驶功能;另一条战线则是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体验需求,最终将会实现无人驾驶。
四是创新招商方式,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来抓,成立省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按照“出规划、定政策、设基金、搭平台、强机制”的总体工作思路,精心编制“双招双引”实施方案,工作专班办公室直接与相关单位对接,解决园区、企业和项目的实际问题。同时,专班还借力省内外商协会搭建招引平台,与金融机构就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先导作用达成共识,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参加国内博览会、新能源主题大会等展览活动,不断创新招商引智、招商引资方法,推动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五是引入智囊评估,创新国资投入模式。为推动重大项目引入,安徽建立了科学、系统的项目落地决策机制,借助国家部委和省直部门、专家智库、专业咨询机构、市场化基金等外脑力量,科学论证蔚来汽车、均胜电子等汽车重大项目,组织专家团队研判风险,集体决策国资平台投资,撬动引入战略投资者跟进参与长期投资。
六是搭建协作平台,推动上下游联合发展。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开展了整合和优化工作,通过完善“龙头+配套”发展体系,加速形成正反馈体系,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中间的对接与合作。在产业和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省新能源汽车联盟和“车芯”协同机制作用,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1+N”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活动,打造网上对接平台,提升本地配套率。同时加强培育引进,发挥“链主型”企业引领作用,招引核心零部件项目、补短板项目落户安徽,积极引导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转型,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七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年来,安徽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为此,安徽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推进机制,采取土地、资金、能耗指标等要素供给会商机制,为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要素的服务。围绕涉企服务层面,安徽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及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23条等政策举措,为企业做好发展服务。同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产业配套供需对接服务,搭建市场服务信息对接平台,组织产业融合对接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企业。除此外,安徽还不断出台加速新能源推广应用的有利政策,支持扩大全省汽车消费,促进全省汽车产业发展。
安徽还要做好什么?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是安徽省各级政府前瞻性思考布局,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结果,同时,也是安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奋力打造制造业强省、构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然而,产业发展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跑的越快,阻力也就越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变革、乘势而上的新发展阶段,竞争格局上呈现新势力不断进入、行业高度集中的局势。尽管安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已处于领先位置,但是面对前方不可预知的困难和挑战,仍需要迎面一一破解,方能持续前进。
行百里者半九十。振兴国际智库认为,安徽至少还要从能源体系建设、能源产业布局、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合作方面下功夫,在迈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中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增长。
首先,持续建设高效、绿色、智能的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化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运行效率。
其次,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并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加强重点领域的支持和发展,加大对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引领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不断提高安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破解关键问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引领产业技术发展。
同时我们建议在积极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安徽要迅速建立起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为主导,以科研院所、智库专家、专业咨询机构等外脑力量为辅助的产业调研评估组x织体系,组织开展调研问策活动,围绕推动区域产业振兴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此建议调研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安徽省新能源产业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投资机构等来开展调研,通过调查收集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市场情况、技术发展状态、产业链关系、创新能力等相关信息以及他们对行业发展的看法;通过实地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困难、政府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发展等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安徽省新能源产业企业,围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新能源车(EV)、光伏等关键领域的发展现状、技术水平、产业组织、市场前景等核心问题,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安徽省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谋篇布局之前,调查研究在先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当前,世界变乱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加速变革。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背景之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各地党委政府发展的压力也在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从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新春伊始,振兴国际智库受有关部门委托,联合相关力量推出“产业振兴中国行”年度专题调研行动,深入各地开展产业调研,用好智库“趋势的发现力、难题的破解力、改进的引领力”,擦亮产业名片,打造产业明星,成就产业高地,为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振兴国际智库联合各方组建专家调研组,形成“中央媒体+权威专家+产业资本+头部企业”多元力量,目前已形成100+智库专家指导、30+产业生态组织全力参与的行动格局,已在北京、上海、湖南、安徽、黑龙江等多地启动首批调研行动,聚焦产业发展,赋能地方政府,为各地产业发展发展诊断和建议,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精准对接产业资源,实现产业、人才、宣传、营销、招商等多重赋能。
“产业振兴中国行”专题调研行动每到一个城市,将用3天时间聚焦1个城市,通过“凝眸·产业洞察”、“凝思·产业巡访”、“凝变·产业重构”三大环节,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全新视野、全新力量、全新资源。欢迎预约“产业振兴中国行”下一站!
我们诚挚欢迎各地政府、产业园区、企业一起加入“产业振兴中国行”行动,深度交流与研讨,助力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共论增长之道、共谋发展之计、共商振兴之策:
一是充分挖掘本地潜在的发展动力和优势,找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二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成熟模式和经验。
三是不断总结产业发展经验,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四是积极宣传和推广产业的优势和亮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个产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各地预约咨询:13910853319(苏老师)
行动微信公众号:振兴国际智库
“产业振兴中国行”行动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