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当地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对当地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 他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荔枝种植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发展荔枝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图/新华社
据了解,此次调研是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而为什么选择在茂名,尤其是直接深入村镇一级调研,在振兴国际智库看来,是颇耐人寻味的。
去年年底,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茂名借“荔”发力,深入乡村振兴战略,把荔枝作为“头部”农业产品,坚持荔枝产业率先突破,以荔枝“小切口”带动农业产业“大变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一条可借鉴复制、多业相互支撑的产业振兴茂名路径。
用“荔”突破百亿产值新规模
据了解,目前茂名荔枝种植面积约139万亩,年产量超50万吨,约占广东的1/2,全国的1/4,全世界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
茂名荔枝不仅种植面积大,种植历史也十分悠久。 位于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种植园就是很好的佐证。 柏桥村位于高州市根子镇,总面积约5.2平方公里,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 该村荔枝种植历史2000余年,现有种植面积约6800亩,是省级“一村一品”荔枝生产专业村。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建园于隋唐年间,面积约80亩,园内500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多达39棵,其中1300年以上就有9棵。
如何让荔枝这个当家品种卖出好价钱,这些年茂名想了不少办法。
为此,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茂名市委、市政府以“小荔枝”带动农业产业“大变化”,在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上下功夫,在构建“12221”市场体系上做文章,形成“产品+产业化+市场体系”全链条布局,荔枝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荔枝成为茂名农业重要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随着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落户茂名,荔枝从生产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完善产业链条。 2021年,茂名荔枝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仅荔枝鲜果销售总收入就达71.2亿元,创造了茂名荔枝销售的新峰值。
谋定而后动。 眼下全市上下已经动起来,拉开2023年茂名荔枝营销工作的序幕。 万名销售经纪人培训、全民售荔营销打擂台、“年份荔”高端定制销售、推动荔枝出口……荔枝销售备战如火如荼。
聚“荔”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了更好发挥荔枝产业最大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茂名市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户+农民”等模式,大力发展荔枝标准化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电商、科研、养蜂、文化旅游、观光采摘、民宿、康养、餐饮等13种业态,走出了“一果兴百业旺”的富民兴村之路。
在抓好营销工作的同时,茂名不断丰富“荔枝+N”组合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美“荔”定制是茂名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具体实践。 去年,茂名美“荔”定制除了带动鲜果销售之外,还让荔枝蜜、荔枝干果、荔枝酒和手工艺产品“火”了一把,当地农民尝到甜头。 据悉,今年茂名将推出升级版的“美荔茂名·甜蜜定制”营销活动。
展望全市,“荔枝+N”产品越来越丰富。 茂名着力打造以荔枝为主题的“农文旅创一体化”产业集群,设计众多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荔枝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荔枝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广东农业大市,茂名还有龙眼、三华李等岭南佳果。 荔枝产业率先突破,探索一条可借鉴复制、多业相互支撑的产业振兴茂名路径。 茂名将把这种经验延伸复制到“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五棵树为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一条鱼即罗非鱼,一桌菜即预制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茂名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全“荔”形成茂名发展新局面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地方特色产业要发展成为大产业,成为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 背后一定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规划引导。只有出台更加优惠更加接地气的政策,才能引导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茂名之所以荔枝产业特别有名,正是由于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整合了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走出了 “一果兴盛百业旺”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才使得茂名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高起点谋划产业发展新格局。 茂名以创建国家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前瞻性谋划一批重大平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会一址一馆一圃一网一站一中心”的“七个一”荔枝产业发展格局,为荔枝、龙眼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提供平台、技术“硬支撑”,带动茂名荔枝乃至全国荔枝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高标准建设产业标准新园区。 茂名市联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制定发布编制发布《茂名市荔枝标准果园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推动品种改良、规范建园、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已建成荔枝千亩标准果园3个、百亩标准果园78个,总面积1.4万亩,矮化间伐果园12.3万亩,改造低效果园超过25万亩,优质优价品种率由45%提高至60%。
▲茂名四大荔枝贡园分布图
三是高质量把握产品营销新策略。 茂名全面落实广东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着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策划实施43项营销计划,形成全链条、全要素营销体系。 一方面,创新营销手段,培养营销专业人才,与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形成“十万电商卖荔枝”的营销矩阵。 另一方面,创新消费场景,推出荔枝销售“论粒、论棵、论片”定制模式,受到市场广泛欢迎,截至今年5月20日,荔枝定制已超过9000棵,预售荔枝超过4万斤。
四是高科技赋能荔枝产业新变化。 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荔枝智慧果园,应用北斗导航、无人机、农机大数据等装备和技术,实现品种优质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防控绿色化和管理数字化。 推进田头小站建设,把荔枝的仓储、包装、加工、物流等工作放在田间地头,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冷链。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动荔枝精细深加工产业发展。 目前,茂名荔枝加工产品已达30多种,如荔枝松糕、荔枝干、荔枝饮料、荔枝酒等,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让消费者“一年四季吃上荔枝”成为现实。
▲茂名荔枝
五是高站位焕发荔枝产业新光彩。 以根子贡园为首的“四大古荔园”,每逢荔红时节,古树新发,硕果累累。 依托千年荔枝种植发展历史,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茂名市)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一方面,打造以四大古荔园为核心的荔枝“农旅文创一体化”旅游带,形成“旅游+荔枝”“文化+荔枝”“康体+荔枝”等“荔枝+”融合发展模式,每年吸引旅游人数超2000万人次。 另一方面,持续打造“520我爱荔”荔枝文化IP,赋予荔枝更多文化内涵、情感价值,把荔枝打造成为传递爱意的甜蜜之果,让荔枝逐渐成为热门消费品。
小荔枝,大产业; 小荔枝,大未来。 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上千年的茂名荔枝产业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甜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