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中国行 | 如何学习广东经验,打造千亿级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时间:2023-04-13

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蕴含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与应用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利润同比增长9.6%,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工业13.6个百分点。

640 (4).png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了优质原料保障、产业集群建设、技术装备提升、质量安全保障、特色品牌培育、转变发展方式以及业态模式创新7个方面20项任务。

《意见》明确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狂飙”“出圈”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也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助推地方特色食品体系的构建。《意见》瞄准建设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围绕食品工业全产业链推进上下游协同发力,推广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食品是地方品牌的重要文化组成。因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既是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业,也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这是一二三产联动的号角,也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1681377568489361.png

▲江门河记肠粉店

如最近淄博烧烤火爆“出圈”、《狂飙》带火了广东肠粉、猪脚(手)面…不断引领推动着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向新场景和新赛道延伸,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

为此我们建议,各省市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提升食品产业价值链。通过消费需求数据预测,解析不同地区消费偏好以及未来消费流行趋势。同时,挖掘地方特色食品的健康养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引导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与康养、旅游、科普、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业态和模式。

广东“食力”不一般:

加速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振兴国际智库认为,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要加速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从而突破农业农村的传统价值,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做强做大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如这几年广东食品工业成为“网红”的背后,靠龙头企业流量带动作用,更靠自己不俗的产业基础。

1681377631332451.png

▲各省市特色产业分布图

一组数据也能看出大广东的“食”力:

食品产业作为广东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截至2022年广东省已拥有食品工业相关企业15637家,规模以上2318家,进入食品工业全国百强榜的企业超过10家,数量全国第一。

2022年广东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2190.34亿元,同比增长9.4%;营业收入8994.70亿元,占全国规上食品工业营收的8.1%,位列全国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省获证食品工业企业16681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今年,广东省又有“产业振兴大动作”

广东省工信厅将联合各市、食品行业协会、企业,拟从“规划、投资、集群、企业、宣传、服务”六方面推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

一方面,推动饲料、食用植物油、饮料3个破千亿元子集群继续巩固第一方阵地位。支持深圳、江门、湛江做大饮料、调味品、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推动营业收入加快向千亿元迈进。

1681377694348876.jpg

河源国家高新区 

另一方面,鼓励佛山三水和河源高新区饮料园区等食品特色产业园引进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建设重大补链稳链延链强链项目,推动园区2023年食品行业营收增速达到10%以上,提升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广东还将着力实施“小巨人”扶大扶强计划,培育更多广东食品“大企业”。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争取到2023年底,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2300家,新增食品生产获证企业500家至总数达17000家,打造营业收入千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亿-1000亿元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5家,1亿元以上企业100家。

如何成就“万亿级”产业目标?

近几年,其他省份都已纷纷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如山西清香型白酒、老陈醋产业集群、内蒙古呼和浩特牛乳制品产业集群、湖南安化黑茶产业集群、海南椰子制品产业集群、川渝火锅底料产业集群、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集群等,通过打造集食品品鉴、文化创意、社群交往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场景,培育食品工业增长新动能。

▲呼和浩特伊利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

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如何抓住“智”造新机遇,成就“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振兴国际智库在一线调研中,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构建产业顶层设计。深入挖掘当地优势资源,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

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优化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当地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力企业和产业成长壮大。

三是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区域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是搭建场景促进消费。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消费体验。积极将当地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广泛凝聚人气,促进当地特色食品消费。

1681377761455960.png

▲在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参加研学团的师生在一家螺蛳粉企业里参观

五是讲好各地产业故事。培育特色品牌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借助短视频、微电影、系列丛书、博物馆和档案馆建设等形式,讲好当地特色食品故事,展现特色食品独特“味道”。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体系,提升产区品牌形象,完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为当地特色食品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引导当地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非遗购物节”“吃货节”“网上年货节”以及“全国行”和“进名店”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支持当地特色食品开拓国际市场。

六是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升当地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当地特色食品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原料采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发展,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推动加工工艺流程再造,锻造一批数字化车间、5G全连接工厂和智能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高人总是顾全大局,筹划全盘,攻守有度,进退得宜,方可稳操胜券。只有具备超常的洞察力,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善于谋局,把事情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才能为自己、为事业谋得大好局面。安徽正是善于运用科学研判,谋篇布局,而后在一众强省领先之下,择机而动,突出重围,抢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迅猛发展,我国产业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1681374892356713.jpg

基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振兴国际智库受有关部门委托,联合相关力量,展开对现代化产业这一课题研究,推出“产业振兴中国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行动”。调研活动将高度聚焦地方现代化产业,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调查研究为主攻方向,秉持“独立、科学、影响、责任”的品质,充分体现“思想的力量”和“智库的力量”,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在调查研究中厚植“趋势的发现力、难题的破解力、改进的引领力”,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为区域、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产业振兴中国行”专题调研活动将实现“带智慧、带资源、带人才、带项目”,帮助各地破解区域产业发展难题、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更多专业性、建设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持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中国行|总书记调研“小荔枝”产业“大变化”_美编助手.jpg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