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启动了中国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时间:2022-12-30 作者:李志起

二十大报告从全局高度着眼于化解我国科技创新中面临的一些长期问题和痛点难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科技创新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和准确概括,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科技创新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最大的亮点,就是党中央对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主动升级、全新融合和系统设计,力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长效机制,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这一重大安排抓住了创新变革的牛鼻子——有好的教育才能培养人才,有人才才能实现自主创新,有了自主创新就能做到自立自强;解决了科技创新的本源问题——通过激发“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点燃“第一动力”,从根本上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工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推动力。

解决好科技创新问题,就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二十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镜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结合我国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党中央做出清晰判断,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阶段,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我们彻底改变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战略困局。有科技创新的坚实支撑,我们的发展才可能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才是有说服力的新范式。

解决好科技创新问题,也为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长期驱动力。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微观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最终要作用于企业,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不可或缺,科技创新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的科技创新大军既包括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更有众多的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些市场主体。企业利用自身紧贴市场一线信息灵通、反应敏捷、成果转化快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无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这些创新又让企业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站在价值链的高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的市场回报,这就是“质的有效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抓住这一历史重大机遇、战胜百年变局中的重大挑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1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党的领导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出独特的领导和组织优势,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已接近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占 GDP比重的水平,已造就一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能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指引和应用场景。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应变,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 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 210.7 万件,同比增长 22.0%;截止到今年8月底,我国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48户,一批中小企业成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这10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数由2012年的近5500万户,到2022年6月份增长了1.9倍,活跃度能保持在70%左右, 这其中科技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

(李志起,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