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紧抓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方面更加做好三链融合,共建数字经济的战略高地,完善产业的合作空间布局。
5月25日,以“应变局开新局,高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以线上形式举行。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提出,产业协同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一个基础条件。
如何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李志起提出,应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紧抓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方面更加做好三链融合,共建数字经济的战略高地,完善产业的合作空间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此次论坛,李志起应邀做题为“强化产业协同,加快构建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演讲。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空间载体。李志起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8年多以来,区域发展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不同城市之间、三地周边地区之间还存在断裂带,这就对产业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产业协同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需要率先突破的三个重要领域之一,可以说它是真正的支撑点,也是难点和堵点。
目前,京津冀三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比较大,主要体现在河北与京津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李志起举例,在创新引领方面,北京发挥核心带动作用,是三地协同发展当中重要的发动机。2020年,北京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为4.94万件,占比为86.82%。从资本的角度看,北京投出去的资本比天津、河北两地加起来还要多。2014年至2020年,北京对津冀的投资额从897.42亿元增长至4273.81亿元,增长势头非常猛。制造业则主要分布在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地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李志起提出:“如果要缩小三地之间的发展差距,重点是提升河北的综合发展水平。”
第二个差距是在产业结构上。回顾过去几年,三地之间产业结构差异非常明显,目前北京主要产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第三是金融业;天津排名第一的是金融业,第二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北京排序的顺序略有不同;河北位居前三位的则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河北的产业结构与北京、天津相比差异明显。
第三个是生态环境问题。过去几年,PM2.5问题已有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再往前看,京津冀仍面临着人口众多,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挑战,对资源和环境仍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中长期当中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的。
产业协同是构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8年过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高阶版本,如何以首都为核心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李志起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重要的是要做好五个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政策协同、两翼协同)。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产业协同,是核心。做好产业协同,京津冀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才会上一个全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产业协同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一个基础条件。”李志起就京津冀产业协同提出了六方面建议。第一个建议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的顶层设计。他建议,由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联合三地编制产业规划,确定三个地区的产业定位及产业环节分布。京津冀三地要聚焦半导体、5G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现在三地的布局和落地,在京津冀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高地。
“第二个建议,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李志起说,天津和河北都有不少传统产业,要有序退出高耗能、高耗水的传统产业,同时按照高端、绿色、智能化的方向,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力量,推动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完成转型和升级。此外,三地都要紧抓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
“京津冀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就需要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方面更加做好三链融合的工作。”李志起建议,按照“十四五”期间京津冀的重点发展任务进行平台建设,要把技术发展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搭起来,成立若干个重点产业引导基金,才能让更多项目、更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落地京津冀。
把公共服务资源向更多中小城市延伸
李志起建议,三地要共建数字经济的战略高地。从党中央到三地政府都非常强调数字经济的发展,北京又是数字经济的高地,不少领域具有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优势。现在就要把北京这种优势用好、用足,比如用数字经济去培育更多的产业研发平台。
三地要进一步加快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把新产业和老产业进行更好地融合和带动,最终通向价值链的高端,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他建议完善产业的合作空间布局。目前三地已有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划出了京津之间的发展轴。但是,要把京津冀城市群真正建设好,还需要加快发展功能性的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要推动区域的协同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北京、天津作为直辖市有一定的领先优势。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把京津冀之间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向更多中小城市延伸,让医疗、教育等功能在更多地方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