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李志起解读“两会”精神,4个问题和4个关键词

时间:2022-03-17

3月11日,全国工商联主管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举行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专家解读研讨会,邀请专家对今年全国两会精神进行解读。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受邀参加了研讨会,并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虎年政策之‘变’”为题,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1647523505873145.jpg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虎年政策之“变”

读懂《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就读懂了中国。读懂《政府工作报告》最重要的是读什么?我个人认为是读政策。在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政策”这个词出现了65次之多,可以说覆盖到了方方面面。同时,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政策有了一些鲜明的变化,释放出了一些新的信号,我从4个方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政策之惑”。在过去一年,我们调研当中跟企业群体沟通的时候,反垄断、共同富裕、双碳、政策执行这四个问题,大家关注度最高,反映最强烈。而在这次两会当中,报告均给做出了正面回应,给企业家群体解疑释惑,化解了很多企业家的心理压力。

第二个体会是,《政府工作报告》直面企业之痛。当前,很多企业仍面临现实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也予以了回应,像减税纾困、融资发展、鼓励创新等。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一共有55个地方提到了企业,4次专门讲到了“企业家”这个关键词,我认为这也是在进一步地给企业家吃定心丸,让大家看到中央层面对民营经济的态度。

第三个体会是,《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增长之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我个人理解“稳”是基础,“进”是目标。5.5%这个目标通过政策、各种组合工具的利用,也许不难实现,但真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报告当中指出的“实现创新驱动”可能才是根本。产业优化升级如果没有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就是一句空话。可以看出,政策在发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也在不断地给中小企业减压、减负,让它们能够跑得更快。

最后一个体会是,《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未来的发展之路。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到了有效市场加有为政府,而且我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把有效市场摆在前面。这说明今年经济要想促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把市场的活力、市场的基础作用发挥好,同时政府这只手显然也不能够松劲,也是离不开的。这让我感到,政府是在努力做到辩证施治、精准发力。而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要真正做到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因此,我也想提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现在真正到了我们企业家要点燃信念之火的时候,要把我们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出来。企业的命运根植于国家命运之中,民营企业家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福气,要和政府一起攻坚克难,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

第二个建议是,民营企业一定要走“专精特新”之路,尤其是我们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不只针对制造业企业,对服务业企业同样也适用。无论第二产还是第三产的企业,都需要把“专精特新”这四个字好好理解消化,真正变成企业自己的战略,因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还有创新,绝不仅仅是制造业实体经济这样一个群体所应该去理解和消化的。在其它产业当中也应该坚决去贯彻。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