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随着9月2日在服贸会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宣布将在北京成立交易所,“专精特新”再次成为了2021年热词,围绕着“专精特新”企业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吸引了众多产业投资者的关注。
北交所——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孵化器
为什么说,北交所的设立将会进一步加速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专精特新”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现有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三大板块形成错位发展,将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因此,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北交所的设立既是我国在探索、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也是市场发展、中小企业改革的一个必要过程。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按照北交所的定位,北交所也一定能够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类的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尤其是在目前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北交所提供了直接融资的这种方式,这就比其他的融资方式给中小企业的帮助会更大、会更直接,这也一定会促使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更好的发展,实现自身发展质量的提升。
5年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回顾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围绕企业发展推出的一些列举措和政策时发现,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重点研究和规划的主题之一。
去年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九部门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中小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0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实力强、服务效果突出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本次《规划》是第一次以多部门联发的形式发布,将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专精特新”最终要成为隐形冠军
振兴国际智库在近几年研究“专精特新”企业基础上和调研北京市隐形冠军发展现状时发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调“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可以认为是一种企业发展模式,是企业实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这一市场地位的发展路径。>>>《划重点|一线调研“催生”首都第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和支持这种发展模式,尤其是希望中小企业通过“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成长为更多的隐形冠军。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隐形冠军的前一个阶段(“隐形冠军”梯度培育的重要基础环节)。隐形冠军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升级加强版。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为此多次表示,围绕“专精特新”是当下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激发中小企业通过“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其内生动力迫在眉睫。
实现“专精特新”要系统规划和布局
如何促使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我们认为除政策支持、资本助力外,企业自身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着眼拓展专业领域深度,加大科研成本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占据行业领先位置,另一方面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细分领域深耕,加快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研发和生产,深耕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定点突破一批重要产品和核心技术。
除此外,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还表示,实现“专精特新”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根据近几年智库研究和企业合作的案例中发现,除加强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以外,企业更多的需要从整体战略布局、发展规划、品牌塑造,以及商业模式的选择、应用场景的开发和设计。
随着政策和服务供给的持续优化,以及普惠金融等政策利好不断释放,2022年定是中小企业快成长之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振兴国际智库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研究探新路,结合政府委托承担课题,紧跟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持续为给予中小企业针对性解决方案支持和专业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转型,实现“专精特新”化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