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再加上国际形势日益错综复杂、贸易摩擦不断,全球发展面临着巨大瓶颈,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了战略规划,力图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加快发展以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为主的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主要焦点,并在战略、投资和研究等方面持续加大。
作为全球数字经济高地与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北京在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上,也加快了发展速度和实施步伐,发布了一系列重大发展规划,仅仅在一个月内就相继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需求,使数字技术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举行期间,北京对外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北京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和愿景,描绘了今后十年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北京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坐标上,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服务国家战略、治理超大城市、谋求竞争优势的主攻方向,是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重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要求。
“八项任务”明晰建设脉络
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核心主线是瞄准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打通数据生成—汇聚—交易—消费—应用全链条,形成从数字城市—未来产业—数字社会的全覆盖发展局面。
《方案》明确了八项主要任务,形成开放领先的新型数字社会生态,率先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新体系。
一是率先建设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建设全感知城市;建设智能网联化城市道路,“十四五”末完成1000公里;推进水电气热等表具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城市生命线;建设国际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等。
二是汇聚激活超大规模的数据要素资产。包括:建设多来源支撑的数据资源库集聚海量数据资源;建立协同高效算力中心体系,构建数据、算力、算法于一体的服务生态;发展数据服务的新业态,构建“数据存储-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运营管理”的数据资产全产业链。
三是集中建设开放互联的国际数据枢纽。包括: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数据跨境流动和交易的全球大平台;建设数据融合交换处理计算平台,支撑智能服务应用;高水平建设数字贸易港,成为全球数据链的枢纽城市。
四是聚焦培育数据驱动的未来标杆产业。聚焦六个产业。新一代数字化出行产业,将抓住交通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窗口期,以自动驾驶技术、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为突破口,统筹推动“车、路、云、网、图”一体发展;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产业,将统筹北京丰富的医疗资源,推动“医共体”升级成“健共体”,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智能制造产业,将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全球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构建数据驱动的北京智造新业态;面向碳中和的数字能源服务产业,将着眼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的全链条革命,发展新型储能产品、分布式能源系统和“虚拟电厂”“负荷聚集商”等业态;数字金融产业,将聚焦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推进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试点应用,打造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数据支撑的研发和知识生产产业,将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跨学科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传媒、传播、出版、教育等产业形成数字经济新业态。
五是超前布局领先一代的数字技术创新。围绕“感-传-算-用”的数据链,率先开展6G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算法创新、区块链,以及生物与信息融合技术的研发,加快构建自主可控、产研一体、软硬协同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六是共同营造引领全球的数字社会生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市民、数字企业、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让数字经济的成果普惠市民,增加群众获得感。
七是先行构建合作共赢的数字经济规则。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开展;通过扩大数字市场准入、设立数据安全监管沙箱等,构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大力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数字经济国际治理新机制。
八是科学构建系统全面的发展测度体系。突出前瞻性、系统性、操作性,建立全球化的动态跟踪机制,构建标准化的测度指标体系,精准、及时反映数字经济发展和标杆城市建设水平,打造引领数字经济的话语平台。
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
前几天,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
2025年形成4至5个万亿级产业群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经信局方面表示,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以及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北京高精尖产业要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巩固产业调整转型的良好势头,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经过前期的创新积累和产业孵育,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进入了创新自主化的攻坚期、产业集群化的发力期和数字智能化的迸发期。”市经信局方面表示。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加快实现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优化升级、智能绿色全面覆盖、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区域发展开放联动“五个突破”,推进动力转换、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三大变革”,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
规划按2025年和2035年设定了目标。其中,2025年主要目标为: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化配套比重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发展更加显著,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2035年远景目标为: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首都特点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更加成熟,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保持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先进制造能力,广泛形成智能、绿色生产方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规划设定的重要具体指标包括: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到203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8到10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合理区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
规划披露,北京将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
其中,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分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布局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元;医药健康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营收达到4000亿元。
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分别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四个创新链接产业分别为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内容消费产业。
同时,北京将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瞄准国际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构建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为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后备梯队。
未来产业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需政府与市场共同来推动
无论是《方案》还是《规划》,其共同聚焦点都提到了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已然是北京在新发展阶段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是北京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之选。
正如北京市政协经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此前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表示,《方案》的政策窗口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战略性的机遇。他说,此次《方案》提出聚焦培育数据驱动的未来标杆产业,即聚焦新一代数字化出行产业、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产业、智能制造产业、面向碳中和的数字能源服务产业、数字金融产业、数据支撑的研发和知识生产产业等六个产业。“这里面要推出一大批的好产品、好技术、好服务,也必将诞生一批好企业。我觉得这是在产业和行业的角度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民营企业应当乘势而上,重点聚焦这些领域发力。”
如何促使未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李志起建议:
一是加速形成未来产业培育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政府“有形之手”要与市场“无形之手”有机结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充分参与的有利局面。政府加大投入和补贴,吸引高校研究所、企业集聚,逐渐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高精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科研上下游共同努力,需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发现新原理、新方法,需要企业科研人员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依据技术特点和产业成熟度梳理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和未来产业的孵化。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培育新型科技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研发平台等的建设,构建“技术+模式”的双轮驱动型创新生态。
二是面向重点区域,加强重大应用场景示范组织设计。聚焦““六个高地”和“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快对重点产业在重点地区的应用场景落地。推进新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和行业领域的应用和有效验证。最好有靶向性地发展,尽快在短时间内形成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驾齐驱的场景。重点扶持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优势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孵化未来产业。
三是加强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高校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下放科研机构自主权,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改变应用学科评价体系,改变头重脚轻的应用学科布局,引导高校针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增设以细分领域为研究方向的院系或专业,以缩短未来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四是发挥专业智库优势,加强对未来产业战略规划与研究。要把智库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建议纳入政府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来,建立日常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的上报渠道,保证智库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到达决策者,把智库工作纳入政府决策工作链条;鼓励智库开展未来技术预测和未来产业研究,组织发布有全球影响力的年度发展报告,加强未来研究成果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决策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