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市政协常委会围绕“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协商议政,众多专家、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北京市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北京政和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兼)李志起说,自贸区(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以更高水平的自由和开放来促进经济发展,其重点在于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从而更好体现先进的生产力、竞争力与活力,促进资源要素的灵活流动和有效配置,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汇聚到本区域。
李志起说,在考察上海和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时发现,两地特别注重基于营商环境维度的制度创新,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建设成果。比如上海首创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写进了《外商投资法》并在全国全面实施;海南把营商环境的建设作为自贸港建设的“金饭碗”,把制度创新摆到突出位置,其中有4项制度被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相比之下北京自贸区建设进程中,目前营商环境改革尚未形成真正的亮点。
李志起建议,要更大力度地实施简政放权,将北京市自贸区定位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特区,以更大力度实施改革、开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便利。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探索构建“负面清单+正面激励”市场准入模式,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外,对清单之外的行业和领域全面实行“免批即入”,同时研究制定正面激励清单,引导和鼓励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向北京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