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界别小组会,委员们热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时,聚焦“十四五”时期首都发展的重大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十四五’时期‘两区’建设将为北京带来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特别是对科技创新、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北京优势产业带来契机,这恰恰是北京民营企业优势所在。”在工商联界别小组讨论现场,市政协委员、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说,政策红利将让优势产业实现更好发展,制度创新将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在民建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陈工也关注“两区”建设,陈工建议,“十四五”时期应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视国际化环境营造,特别是在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及冬奥会相关场所,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吸引国际组织和企业总部、办事机构落户北京。
“常委会报告提出,将围绕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议题协商议政。”医药卫生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说,应在中小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合理制定课堂计划,可以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以室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校园冰雪活动,如学校在冬季选择适当的地方修建小型的滑冰场等。
在教育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监事长霍建新发言建议在积极筹办冬奥会的同时,还要谋划好赛后场馆的运营。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冬奥运动场地更是存在着能耗大、季节性强等难点,应成立2022年冬奥会体育场馆联盟,进一步增加冬奥品牌效应。
中轴线更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在民盟界别小组会现场,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一级巡视员宋慰祖建议,加强中轴线文化廊道利用。
宋慰祖说,中轴线保护不是简单的保护一条线,而是要保护一个面,应与老城风貌保护结合起来。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利用,用好中轴线两边的文物、古迹、会馆和名人故居,通过中轴线的廊道文化建设,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支撑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
在致公党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历史事业部主任胡永芳建议,做好时间和空间规划,为北京中轴线打造一个游览通票,一票在手让外地游客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中轴线,感受北京城,而对北京本地居民来讲,也可以深度感受自己的城市。
在九三学社界别小组会上,市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闫贤良说,应该把老城打造成博物馆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博物馆的展陈厅,这样才可以充分保留老城风貌,助力中轴线申遗。
“现在很多街区更新和历史文化街区亮相都是经过整治、改造、开发、更新,一定要想清楚改造什么,更新什么。”闫贤良举例,在东四北大街调研时,他发现东四北大街二条到六条保留了十分完整的历史风貌,应该尽量保护。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颖 李瑶 马婧 赵鹏 张蕾 牛伟坤 张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