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远:怎么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间:2020-12-11 作者:朱相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可见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因此,复兴的内容、中华民族的含义以及如何实现复兴等,就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笔者借此发表一些浅见,以飨读者。

一、从振兴到复兴

“振兴中华!”从孙中山到邓小平,都以此为动员群众的口号。但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后,我们将“振兴中华”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大会上,胡总书记在讲话中,23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习总书记又把这个口号,当作“最伟大的梦想”。

振兴同复兴,仅一字之差,含义却浑然不同。振兴指:“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复兴则指:“衰弱后再兴盛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中曾经兴盛过、引领过,后来衰弱了;如今要再度兴盛起来,要恢复当年在世界上的引领态势,重新傲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当然是我们全力追求的伟大梦想。

当下有些人,弄不清复兴的真正含义,把复兴误当成复古、复旧、甚至复辟。复古指:“恢复古代的制度、风尚、观念等”,复辟指:“被消灭的制度复活”。有人让儿童穿汉服、行旧礼、背古经,甚至剃古式的发型,这就是“复古、复旧”。还有个别人鼓吹秦始皇的专制、独裁,那更是“复辟”了。

微信图片_20201211141716.jpg

二、复兴的坐标

既然复兴是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那么衰落前兴盛时代的世界引领态势,就是我们复兴的坐标。有人以为,经济实力GDP总量就是坐标,其实这是错误的。不仅鸦片战争后,甚至120年前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我国因人口众多,GDP总量皆为世界第一,有时还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那时却是名符其实的“东亚病夫”,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所以这个坐标不能片面的只看物质文明中的经济总量,而要看人均GDP、综合国力,以及精神文明中的政治文化软实力、国际地位及对世界的引领力。

我国近代历史,明、清在世界上是闭关锁国,愚昧落后。元朝虽武力强大、国土辽阔,但没有文化影响力,一介武夫,侵略成性,被世界骂为“黄祸”,不到一百年也就消亡了。

汉唐虽然综合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但在欧亚大陆西侧,当时有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存在,相比之下,也难以更胜一筹。

1607667537192062.jpg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园》 局部景象  

唯有宋代,北宋至南宋,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这320年间,人均GDP、综合国力及政治文化影响力,皆堪称世界第一,具有强大的国际引领态势及地位。

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他这段话,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诠释。

欧洲在公元500年到1300年间,正处于中世纪的黑暗年代。他们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被愚昧的经院哲学所统治,经济、政治、文化等皆处于停滞、僵死状态。这就更加突显了宋代的世界领先态势。

有人认为,宋代武力孱弱。其实北宋时期,中原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并不靠武力征服,却用经济、文化来统一。使他们逐渐吸收中原文化,采用中原的治理模式并给予经济赎买,使这些少数民族迅速进步起来。须知,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内部不采用武力征服,而靠经济、文化来达到统一进步。这不正是宋代的可贵之处吗!当然,对于蒙族的工作并未能如愿以偿。结果,南宋被蒙族骑兵所灭。

三、宋代经济为全球之冠

为了比较古代各国的经济水平,当代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采用购买力平价法,以1990年1美元的购买力为基数,将上千年来欧洲与中国的人均GDP,皆折算成1990年的美元,以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古罗马为550美元。而宋代初期,人均GDP,中国为450美元,欧洲422美元。到宋代末期,中国为600美元,欧洲576美元,皆高于欧洲。后来,欧洲又反超中国了,康熙年间,中国仍为600美元,但欧洲升为924美元。康熙后,中国人均GDP不断下降,到1952年中国为539美元,而欧洲却升至5000美元。

宋代320年间人口翻了一倍,人均GDP还增长了1/3,这说明其经济总量增加了2.6倍。唐代时期,中国3/4的人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北方,以旱地为主,小麦、谷子是主要作物。宋代已有3/4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以水稻为主要作物。后来还从南越引进双季稻种,使亩产量倍增。宋代的城市、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外贸业等皆相当发达。当时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占了一半。宋代的商业税收已超过农业税收。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及《东京梦华录》中清楚看到,宋代百万人口大城市,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微信图片_20201211141725.jpg

汝窑洗  宋(公元960年--1279年)

当时的市场,已开始出现纸币,使用算盘,甚至还出现汇票,各种行业,多达410余行。这应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市场经济雏形,起着引领作用。

宋代还首次开辟了“海上陶器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的大海船达300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300吨海船,穿过印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大国、贸易大国。

四、宋代文化为世界顶峰

宋代在教育、科技、文艺、哲学等方面的文化软实力,也为当时世界的顶峰,具有无可置疑的引领能力。

我国科举制始于隋代,但仍受门第影响,为豪门、巨阀、贵族所垄断。只有到了宋代,科举制才得以完备,对考生不问家世、不需推荐、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这样就大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官学生达16.7万人,其中太学生有3千人,校舍9.5万间。各类民办书院约203所,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体制。这也造就了宋代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使人才辈出。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发明创造,共24项。唐代两项、元代一项、明代一项、清代为0,而宋代独占六项。其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可见对世界的引领力是何等巨大。

微信图片_20201211141729.jpg

《宋史·舆服志》指南车结构图

所以宋代的科技发展,也引领世界。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含盖了天文地质、气象物理、数学化学、冶金工艺、生物医学、动植物学,等等。世界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赞此书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

宋代发明的火药,并不只放烟花,而用于大量生产铁火箭、火炮、母子炮等,使世界由冷兵器时代转为热兵器时代。

宋代的冶金技术,也引领世界。到十一世纪末,中国的铁产量已达12万吨,居全球之冠。

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曾囊括了我国273位杰出思想家,其中70多位是出生于黄河流域,多为宋之前。而宋之后,又出现97位长江流域的思想家。宋代提倡自由争鸣,形成不同学派,各逞其说,自由辩驳。

宋代的著名学者如范仲淹、寇准、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张载、司马光、周敦颐、程颢、程颐、秦观、黄庭坚、宗泽、沈括、毕昇、朱熹、陆九渊、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个个著作等身,光照千秋。

北宋哲学家张载,为我国最早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张载(1020~1077年)其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已为许多人所背记。

他的哲学名著《正蒙》共十七篇,首篇称《太和》,他指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就是说,若无两个对立面,就无一个统一体;若无一个统一体,两个对立面的斗争也就停息了。

他又指出:“有像斯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这是说,凡事物皆有对立的两方面,对立双方必定相反的矛盾着;双方的相反必定引起斗争,斗争结果必然以和来解决。

可见张载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同西方如马克思哲学,有相同之处。差别仅在于解决矛盾的办法,一个是“和而解”,一个是“斗到底”。但这却正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再创新的互补之处,两者好比一个铜币的正反面,其主次可以因情转化。

微信图片_20201211141733.jpg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则为朱熹,他集当时儒学之大成,将孔孟的学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但他过于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于是在温州一带,又出现了以陈亮与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他们坚持“以物为本”,主张“王霸并用,义利双行”。这种经世致用的“功利之学”,反对重农抑商,故特别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在改革开放中,温州人能大胆闯荡世界,建功立业,同永嘉学派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在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官修史也是《宋史》,共达496卷,《旧唐书》才200卷,《明史》为332卷。而且《宋史》中的列传达255卷,计约两千多人,而《旧唐书》中,仅为150卷,约一千余人。反映经济状况的食货志,《宋史》含14卷,《旧唐书》仅2卷,相差7倍。

宋代由于学术自由,使儒、释、道三种学说,从互相竞争转化为互相融合,造就古代中国哲学思维的又一个高峰。

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这八位文学巨匠中,除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外,其余六位皆为宋人,包括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清代编的《全唐诗》共4万8千9百首,如今增至5万6千多首,但宋代的诗词更多达24万7千多首,为唐诗的4.4倍。可见其文学之繁荣。

五、宋代的政治体制辉煌世界

宋代时,欧洲各国正处于落后的农奴制社会,军事政权与宗教政权统治着各个大小公国。而宋代却由传统的军事政权过渡为文人统治。所以外国许多汉学家,皆称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宋太祖立国时,确立抑武扬文,禁绝武人操政,“宰相须用读书人”。提出君臣共治,重用文臣,优待文臣士大夫的文人治国理念。并作出“庙规”,“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保护广大知识分子。对于不同政见者,顶多是贬官至穷困地区执政,不能整人致死,更不可“诛灭九族”。

宋代平均每年有两百余人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考进士时,不尚空谈,以策取士,并用数码代替姓名,以防舞弊,平均年龄仅35岁。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皆为“布衣”出身。当时还规定高官大员之间不得联姻或同宗任职,禁止外戚、嫔妃和皇族成员干政。宋代无女祸、无宦官弄权、无兵变、无“文字狱”,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官制度。宋代士大夫那种勤政爱民、反腐倡廉、清明公正的从政精神,甚至到当今,仍不失为典范。

在法治上,强调执法要公正廉明,包拯就成了代表人物。因他执法铁面无私,被人赞为“黑脸包公”。皇帝触犯法律,不能责杖,就改为“打龙袍”,以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宋代文官政府,还不墨守成规,经常进行改革。一次是范仲淹为相时的“庆历变法”,另一次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微信图片_20201211141736.jpg

王安石与宋神宗

由于宋代尊崇知识分子,就形成庞大的士大夫阶层,成为文化精英。他们坚持“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重义轻利”的精神世界、“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他们也忠于国家,忠于宋代的人文政治。当剽悍的蒙古骑兵将南宋政权灭亡,追杀南宋小皇帝时,宰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逃到珠海的悬岩上,投海自尽。与此同时,据传有数万个文人士大夫,也宁死不屈,一起投海自尽殉国。这一壮举史前无例,震撼人类。可见宋代文化软实力是何等强大。

这样的治国理念与方略,这样的文化软实力,确实引领世界。所以西方历史学家称宋代的成就,完全可以同数百年后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媲美。同样,宋代作为我国古代优良的政治文化传统,对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六、中华民族的含义

中华民族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构成,这并不只是人种种族的概念,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为黄皮肤的蒙古利亚人种,但也有例外。我国西部的塔吉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血统上却是纯正的欧罗巴人血统,可是仍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另外,几千万的海外华侨与华人,遍及全球,拥有各种国籍,但仍属中华民族一员。

所以,中华民族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以汉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合多元为一体,统称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以普通话与方块字作为通用的语言。大家对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都有认同感,从而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都为共同追求的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1607668125217646.jpg

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综前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坐标,就是恢复我国宋代在世界上的引领态势。

而团结、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这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途径。

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类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东西方两大文化的碰撞、融合再创新,又正是21世纪人类前进的动力与目标,也是克服当下人类面临各种灾难、困扰的唯一法宝。当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途径。

具体而言,这就体现在中央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中。这24字构成12个关键词,分属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607668154762393.jpg

同样,从东西方文化来看,这十二个关键词,有四个是属于西方文化的:民主、自由、法治、敬业。其中民主、自由是古希腊文化的精髓,法治是古罗马文化产物,敬业是西方产业社会造就的精神。而和谐、公正、爱国、友善,这四个关键词,一直是东方文化的要义。天人合一是人同环境之和谐;仁为人同人之和谐;身心协调为肉体同心灵的和谐,故和谐是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东方文化重视国家社稷,故讲究爱国主义。东方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以礼治天下,尊崇温良恭俭让,待人要宽容、厚道与慈善,故讲究友善。

另外四个:富强、文明、平等、诚信,则为东西方文化所共有的。

只要我们认真实践这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走向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从而恢复我国宋代在人类文明中曾经拥有的引领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2024055336号